筆記隨想 | 教育熱議

教案要寫逐字稿?詳案?簡案?

  • 發表:2024/01/01
  • 更新:2024/01/01
  • 1331

PDCAImage by creativeart on Freepik

📝教案要寫逐字稿?詳案?簡案?一直是教育界爭議已久的議題。與其爭議對錯,不如思考使用時機。


跟隨一個雙語教師社群已有三年,對雙語教育有很多的討論。這幾天因某雙語師培單位要求雙語教師要繳交「逐字稿教案」,社群裡討論熱烈。

我一開始簡單傳一句「我連師培生都沒規定逐字稿教案了」。
但心想,也並不是完全不支持,而是思考「為什麼」。

看了大家的討論,對一位老師J自稱「逆風」發言很有感。
J老師的教案和教學得獎無數,簡直就是神人,我們敬佩得不得了。
他並不是完全支持或反對,而是以自身經驗娓娓道來,自己本身也不是完全依照教案教,而是會依班級彈性變更,但也肯定教甄過程寫逐字稿的磨練帶給自己的成長。

我完全支持他的說法,並不覺得他是「逆風發言」。
本來想在群組詳細發言,但覺得今天元旦,大家開心點,別把群組搞得太嚴肅,還是在這裡貼上已打好的文字,並詳細說明。同時也讓教育夥伴們一起來思考教案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首先,我強調:沒有對錯,重點在思考為什麼。

我並不認為J逆風發言。而是點出要寫逐字稿的時機。
風,本來就是自由流動。
鳥,時而乘風高飛,
時而逆風練肌耐力。😁
要思考的是,什麼時候要寫逐字稿,什麼時候不必

整課逐字稿?整課簡案詳案並存?教甄/教學演示15分鐘的逐字稿?...
我不知道要求逐字稿的單位的想法。這作法是不是務實,可再議。

如果某單位要求逐字稿,我一定會追問:為什麼?
如果只是繳交備查(很多「官方要求的形式」),沒仔細審理,為何敢要求老師交逐字稿?老師的校務、家事、個人事也很繁重啊!
如果師培端要當研究案,那就依學術倫理規範的路線處理。
如果真心為教師專業成長,有整套陪伴機制,逐字稿就有意義了(但師培端會業務量爆增)。
(寫到這裡,我兩邊人馬都得罪了😆)

老師要磨自己的教學,打逐字稿,的確必要。
在撰寫或打逐字稿時,也是沙盤推演與心靈對話的歷程。
早期我設計新活動,會在關鍵部份打逐字稿沙盤推演。退休的前幾年直接做教學簡報模擬演練,不打逐字稿了。
懶得打!我承認。
但經驗累積和經常設計活動,已經很清楚輕重了。
若上級規定要交教案,我就交簡案。如果要參加比賽,我才寫詳案。至於逐字稿,只挑比較關鍵的部分寫。
I Spy file
🔼 I Spy 閱讀教學活動歷經十二年,N個任教班、多功能用途(有自己的任教班、借來教學演示的班、臨時代課的班、社團課開「從繪本看天下」、媒體記者採訪的班、教授研究生入班研究...),光教學簡報、學習單、教學簡案...就有N個版本,如果都要寫詳案,很可觀喔!國中小學老師上的課包山包海,每節課如果都要寫教案,怎麼活下去?

我很感謝在大學被水木教授要求逐字稿的訓練(還計時寫出來呢!),在教甄派上用場,寫得超順的。
但教甄沒上榜。
不是逐字稿沒用,是自己的教學專業能力不夠好。
教甄時,教案撰寫和教學演示是兩碼子事,抽到的課次不一樣,兩邊都要強啊!

幾年後,準備教甄時只做outline,沒做逐字稿。畢竟有幾年的教學經驗了。

讀碩班時,司徒芝萍教授教創作性戲劇應用於教學,我想當論文主題,請教她時,她給我看「每一節課」的逐字稿教案,了解每個表演環節環環相扣的設計。後來她sabbatical,我改研究題目和指導教授,即使沒逐字稿,但中間和指導教授的辯證也很豐富,讓我在教學上獲益甚多。

回到我們的雙語社群,該師培單位負責雙語師資培訓,很多老師是教學老鳥,但在雙語教學是新手,教案要寫到什麼程度?是不是要逐字稿,爭議就來了。
各位怎麼看呢?

📛 一個老師的專業養成有太多面向要討論。
對新手教師,與其拘泥在訊息量大的逐字稿,我個人在師培和帶實習老師務實的作法是先交簡案,用影像記錄教學演示、回放討論,然後再修教案。
那是一個教學進化的歷程。從「認知負荷」理論來看,新手教師比較能承受。先從15分鐘的教學活動設計和教學演練開始,再到整堂課的教學,過程不斷檢討教學設計,類似 bottom-up(由下而上),或PW (part-whole)的模式。因只有15分鐘,這鷹架歷程(scaffolding)跑完,逐字稿教案就水到渠成了。
我會要求15分鐘,也是因為教甄時,大多數教學演示時間是15~20分鐘。
我會要求師培生15分鐘,也是因為教材教法和教學實習兩門課的時間很緊迫(各一學期),沒辦法讓每個師培生教學演示完整一小時,不得不調整的權宜之計,不像我們早期讀師範大學體系,有四年可以慢慢磨(這要從師培制度面去談,暫且不提)。

當每個15分鐘磨練好,最後就是三段的15分鐘串接成一節課的思考了。
這串接的考驗,通常也要到教學現場親自上一節課才能體會。
即使給實習老師上一節課,或受邀到各教學現場觀議課,我總會問:「你的亮點15分鐘在哪裡?
這15分鐘除了是為教甄,還有一個用意是從孩子的專注力考量。
在整節課教學,孩子絕對不會45分鐘專注在課堂上。把最精華,學生專注力最高的15分鐘拿來學會重點或核心內容,其他時間分配練習或次要內容。那這15分鐘,是不是該要仔細設計?
我後期帶實習老師也是先要求教15分鐘,逐漸放手給教一節課。磨得差不多了,一個單元完整的逐字稿教案幾乎就完成,也剛好指導教授來檢核觀課了。而整個單元的設計,就看我有多少時間再跟實習老師對話思考脈絡與連貫了。

會有這樣的省思,是因2012年教育部海外教師研習,在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的micro-teaching的影響。
先給教授看簡案 ➡️ 教學15分鐘 ➡️ 教授即時親自示範,教學修正回饋
micro-teaching
所以,這歷程一談完,各位就會發現,逐字稿已經不是重點,重點在教學設計和實踐是連動的!
這篇文章的開頭圖片(PDCA歷程)就說明了一切!

📛 有微觀也有宏觀的教學設計
完整的一個單元有連貫脈絡,更要花時間思考。而更宏觀的課程設計,那就更需要花時間討論了。
前幾天和一位實驗學校的教務主任深談,他提到老師對課程設計的理念似乎不足。
我笑說,除了主任校長,有幾個老師受過課程設計的訓練?
主任很驚訝,師培不是有教嗎?
我反問,現在師培有時間嗎?課程設計只在教科書上紙上談兵,教學實習和教材教法設計頂多只能做到一個單元的教學設計,課程設計的宏觀概念要不是念教育行政或考上主任校長,受到訓練,一般老師有什麼機會可以學到理論和實務操作?
所以,學校的彈性課程和實驗學校的課程結構就值得深思了(我會不會被查水表啊?😂)
沒有課程設計的宏觀,就無法落實到教學單元的連貫,也不知道科際之間的關係,學習就各自為政,支離破碎。
就算再會寫教案逐字稿,仍走不出學習的宏觀。
J老師,也是主任,屢獲教案大獎,就是具備微觀與宏觀的教學世界/視界,並在課堂實踐,也積極進修而成的。
認識J老師十年,看他一路走來,每一步都紮實。

逐字稿不是不恰當,而是「為什麼要逐字稿」。
為順風飛高,還是要逆風練肌力,各有用處和時機。

🔰結論還是回到原點:寫「逐字稿」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