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量 | 教學經營

為孩子搭起寫短劇劇本的鷹架 + 分組合作技巧指導

  • 發表:2014/03/06
  • 更新:2018/09/30
  • 432

這篇Po文不知道要歸類為英語教學?還是分組合作學習?
最後,決定重點擺在「分組合作學習」。
要學生寫劇本,對許多英語老師來說,一點也不稀奇,
但是,對很多分組合作學習不熟悉的老師,這是一個值得分...

首先,教學設計!
將近三個月構思,
228連假埋首熬夜編寫教案學習單等,以為完工了。
不!這週連續上下來,修修試試,大改內容。
雖然耗了不少元氣,因課多又要觀察學生合作情形而久站與走動,
腳腫、腰酸背痛...等「職業傷害」,但卻是甜蜜的收穫,心裡可樂呢!

先看教學的鷹架歷程:

  1. 帶學生練習課本句型:can 和現在簡單式
  2. 利用課本延伸學習的梗,讓學生挑戰創造人物劇情
  3. 學生利用 「can 和現在簡單式」把superhero的角色特性寫成句子:(下方學習單左)
  4. 從這些句子組合成台詞,產生劇本:(下方學習單右)
  5. 以讀者劇場形式,請孩子朗誦。

上面這組是我帶孩子寫劇本,有史以來最「標準化」作業,速度最快的一組,我破例給小禮物鼓勵。
成功的因素先不談,先請各位英語老師回想一下,每次這種寫劇本的工作,幾乎是誰做的?
沒錯,就是那命苦可憐的組長或功課好的學生!
而成績較差、害羞的學生都像空氣,等劇本出來,跟著念就是了。
這哪裡有合作的樣子啊!

如果參加過國北教大分組合作學習受訓的老師,就很清楚分組合作學習還要指導「社會技巧」。
我們來看這個架構,夠恐怖了吧!

但,並不是一口氣要教那麼多種,而是透過不同的學習任務來學習其中的兩、三種技巧。
而每次我要玩「大攤」的活動,就會動到這樣的技巧訓練。
在教學PPT裡一定有一張宣導分工任務。

像這次寫RT,就設計主持會議的人、觀察員、計分員。


再舉上學期末的問答句活動為例,我設計一位英語力較佳的孩子擔任「裁判」(judge),
請裁判到別組去觀察評斷口語問答狀況。


這次寫RT劇本,教學PPT裡我擺一張國北教大受訓時講義的一張PPT,是許桂英規劃的觀察表。
以前我會做這類的觀察表,但是缺了下方一列的「期望值」,這次採用她設計的觀察表,效果很好。


再結合上述那10項技巧的說明,觀察員和組員檢討時,
就會思索表格裡沒列的行為是不是也很重要,下次可以列入觀察指標。


標題照片表演的那一組,組長英語成績很優秀,也很聰明。
很多老師私下向我抱怨那孩子不好掌控,我卻愛死那孩子了。
因這次挑戰任務難度高,他先跳出來擔任主持人。
我觀察到他領導有方,真是天才!
他按照我教授的口條逐一詢問每個成員的意見,組內輪流發言超有秩序的。

例如:
現在請OO發言.../很好,現在輪到XX發言/接著請VV發言/等一下,CC要補充,讓她說一下。
     
再來,他徹底依我教的技巧,要求每位組員一定要講一、兩句英語,
組員共同覺得這句英語很符合劇情需要,有共識就寫進劇本裡。
這樣一句一句寫下來,注意喔,是每位組員一起統一進度寫下來!
所以,功課好的組長不是振筆疾書趕稿給組員抄,而是全組共同的心血結晶。
這樣不但有秩序,而且很快完成劇本,而且是每人手上就現有劇本,不必等著組員輪流抄。
而一位常讓人嫌的組員竟然也乖乖聽組長問英語問句,以英語回答,並跟著寫下台詞...
哇!我真後悔沒錄下那經典畫面!


不過,這也不是一蹴可幾的。
我任教的四個班全程分組合作學習已有一學期,這學期漸有倒吃甘蔗的甘甜。

上學期聆聽香港章月鳳教授來演說,並與她近距離坐在一起討論,
她觀察大陸500多個課室(大陸觀課活動相當多),粗略結論,分組合作學習大概要半年才能看出成效,
這和我的經驗也不謀而合。
最好是從七年級開始帶,跟著入學常規一起訓練,效果加倍。
像我有一班從八年級中途接手,他們的進步狀況就比較慢,但也是不錯了。

下週挑戰英語繪本改編成劇本,有一班還是公開觀課的班(上帝安排的,我不是故意的...)
那天馬行空、創意不羈的班,不知會有怎樣的火花,我雖然怕怕,但也滿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