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量 | 教學活動

閱讀理解的發展層次 + Bloom 認知發展層次

  • 發表:2014/07/30
  • 更新:2018/09/21
  • 342

 

圖片取自:http://bloggingonthebay.edublogs.org/2011/12/04/moving-toward-a-literacy-action-model-social-st...

很多對閱讀教學不熟悉的老師,通常在解閱讀題時,只做翻譯講述,或有老師逐字逐句解。
但自20年前舊聯考末期到90年基測就已經大量出現閱讀題。
97年基測的變革除了量尺分數改變,更加入不少鑑別度高的題目,
也因當年應考學生是課程第二波改革,從小三開始學英語,理論上,英語能力比96年以前的更好,
所以,很明顯的,閱讀篇幅不但更長,更需要高層次認知的思考題目,
這樣的題目已非單純字面解釋就可以作答,
去年試辦會考和今年的會考,更清楚呈現學生如果只會字面解釋,就無法通過高層次思考的題目。
特招更不用說,那些從字面解的題目完全沒有!

什麼是「高層次思考」能力?
請從新版的Bloom's Taxonomy來看認知層次:


圖片取自:http://www.maine.gov/doe/arts/resources/bloom.html

而各個層次裡要發展的認知策略細項很多,請參考下方圖片:
(或點選上圖,進入美國緬因州政府網站看,不在此贅述。)

圖片取自:http://teachershelper.wikispaces.com/Bloom's+Taxonomy

除了創造(creating)、評鑑(evaluating)在現行選擇題型下無法測試,
其餘下方四種能力都可以選擇題出題。
不管基測、會考、特招等大考,所有的題目一定要通過「理解」層次。
即使有「記憶」的層次(在會考裡屬「基礎級」題目),也絕對要透過上下文理解來選擇。

我上閱讀策略,有一堂課要學生當出題老師。
給一篇基測文章,剪掉下方題目,要學生出3個問題考同學。(不必設計選項)
可以想像,很多學生都是出「記憶」層次的題目,
也就是文章出現人、事、時、地、物等,就問Who, what, when, where等問題。
當我端出這層次圖解釋後,幾乎每個人所出的題目都廢了。
這就是我新接的903, 904班上週暑輔第一個給他們的震撼彈!
然後,再把剪掉的題目給孩子瞧瞧。
如果,他們再只是單純的字面解題,就別想在會考順利作答完畢。

去年接手的703, 711  訓練3個月後,就會出理解層次以上的題目了
(可惜,因學校人事異動,今年升8年級就沒帶了)。
而當時接手的802也很快掌握發問層次。

上圖:711第三組針對抽到的文章設問(每組文章不同)。103.01.11

教學、評量勢必要改變
因此,老師在段考出閱讀題時,文章裡直接可以找到一樣或雷同意思文字而選答的,都是屬於記憶(remembering)轄下的回憶(recall),
若為給孩子一些成就感,送個幾分倒也無妨。
但我建議要出一、兩題「弦外之音」的思考題,也就是字面上找不到答案,要多想想隱藏在文字背後的含意、或通篇主旨大意、總結等的題目。
這樣考試的變革,更需要老師團隊合作,以免出現思考盲點或不週全。

以前我做這些訓練時,孩子們都不覺得有什麼重要。
但隨著基測多年,題本累積多了,越來越適合選來訓練閱讀策略,孩子漸漸認真起來。
其實,我反而覺得挫折——學生好現實哪!
不過,考試領導教學,如果是往正向發展,也是件好事。
現在會考、特招題更是處處高層次思考題,更顯得這些閱讀能力的訓練是必要的。

閱讀理解策略訓練還只是閱讀發展層次的初階,還要「思考訓練」。
偏偏,深層思考需要給孩子一些時間安靜思考,或腦力激盪。
處處講「趕課」的老師,有多少人願意給孩子時間思考?
「如果您連給孩子五分鐘思考的時間都無法等待、忍耐,那就不要期待孩子會養成思考習慣!」
這是我昨天研習時說得最重的一句話。

高層次思考是要訓練、醞釀、發酵的。
而光用會考題來訓練策略,也不夠!
更要大量、多元的閱讀素材來支持。

Princess Boy Reading Guidance from Chere Lin


所以,昨天我只講到初階:閱讀策略。
進階的閱讀活動設計更是浩大工程,待有緣人再來聚會共研究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