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量 | 教學經營

回歸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吧!

  • 發表:2012/10/21
  • 更新:2018/09/24
  • 16

 

中時電子報:電競世界冠軍 學生英文墊底, 曾和這篇文章的曾教授共事過,佩服他的才學。
說得沒錯,「動機」!最近常和老師們討論多元評量的教學,老師們常問我教學進度的問題。
一來我是經驗老鳥.

為何要執著在無法有效提升英語能力的機械性測驗裡?
拼命讀卻也沒提升英語應用能力,學生沒動機,越讀越無趣。
還看不破這層意義的老師或家長,何不花筆錢去玩玩看多益 、托福(TOEFL  iBT) 的考試形式,
就可以知道我們的高、國中的段考題有多大的問題了,
更不必說一般測驗卷和小練習卷是如何殘害我們孩子的英語學習動機。

記得兩年前和師大張武昌教授一同到日本發表英語教學 ,他舉當時正在進行的國科會研究案,
研究團隊把全國學測十萬筆作文輸入資料庫,比對「分詞構句 」在學生寫作上的運用情形。
分詞構句是許多國高中老師花很久的時間處理的文法,
很令人失望的,分析發現,在文章中可以用分詞構句的,不到20%的學生運用上去。
而這20%學生用對的又不到25%,也就是不到5%的學生正確使用分詞構句。
歸納可能原因如下:
一、學生很少看到分詞構句在語言裡使用時機,所以不熟練。
二、教師一味講解、做機械練習,但沒有提升到在實際語用,讓學生不知道使用時機。
對這樣的問題,建議老師們多給學生閱讀媒材,讓學生熟悉使用時機。
並在平時多給予實際語用機會,讓結構複雜的語法自然應用。

我當下如驚醒般,一來慶幸自己有做教學上的改變,程度不錯的學生學習上已不成問題,
但程度中等或較落後的孩子呢?
這場發表會給我很大的省思。
回到台灣,我改變策略,遇到比較複雜的句型,不是先給孩子做練習,而是--閱讀!
從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文章,我印下來以後,發給學生,先掃讀一遍,懂大意後,
接下來叫學生拿起螢光筆,只要看到「分詞構句」(或被動態、完成式...whatever)就畫下來。
可能該篇文章只有一句,但因為有上下文實際語用情境,看多篇之後就習慣了。
同時也訓練學生速讀 ,一兼二顧!
程度好的孩子熟練這句法,也不必浪費時間做沒有意義的機械練習,直接就可以造句或作文了,
程度中等的學生因看多了,合併改寫句子或翻譯也進步了。
程度差的學生至少也練到閱讀,增廣見聞。

我一直強調,文法不是不重要,文法教學後更要提升到應用能力 ,如閱讀或寫作(寫作在國中視情況而定)。
而大量閱讀也是協助文法學習的重要關鍵,而不是拼命寫練習題(萬一又是不合自然語用的句子,豈不是都在吞垃圾食物?真是統計學上的名言:Garbage in, garbage out. 垃圾進,垃圾出!)

何不放下成績的執著(其實不好的試題考出來的成績也沒有意義,不是嗎?)
好好回歸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吧!

再請參閱這篇新聞,參與多年大學學測出題與批改英語作文的的教授,
我敬愛的陳超明教授的呼籲:活化英語課 陳超明:棄文法,廢課綱 
(記者下這個標題與教授的原意有出入,各位請詳看內容。)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台灣的中學英文課,文法一向是教學重點,但政大英語系教授陳超明指出,今年大學學測已幾乎不考文法,學校應放棄文法規則的教學,廢課綱,改訂能力指標,以實用溝通為導向,把每個學生都教會,而不是趕著教完。
他說,台北縣最近推動英語活化教學,在正式課程外,用更活潑的方式,引發學童對學英語的興趣,效果不錯。
但他納悶,為何只有課外活動才能「活化」?連正式課程也一起「活化」,甚至國、高中英語課也活化,不是更好嗎?
他指出,台灣傳統的英文教育,過分強調文法規則、死背單字,不重視基本溝通能力,導致許多人學了16年英文,見到外國人仍是鴨子聽雷、啞口無言。
他說,大家都知道問題所在,幾十年來卻無法解決。
陳超明最近在由聯經出版的新書《英語即戰力》當中提到,中學老師都認為文法很重要,但大考英文卻越來越不考文法,以測驗學生的閱讀理解力與語文的使用能力為主,「考試沒有引導教學」。
他舉例,今年學測英語題目,只有1-2題文法題,其他題目大多是理解題,須看上下文語意才能答,即考理解力,這才是真正考綜合語言能力,包括單字掌握、語法邏輯性及大量閱讀。
不過,當他告訴高中老師,上課不應該教太多文法,老師往往質問:「不教文法,要教什麼?」、「若我不教,萬一考出來怎麼辦?」
陳超明認為,大考中心未來不太可能考太多文法,老師應該教的,就是大量閱讀,及接觸外國文化的經驗與場景。
此外,英文老師還有個盲點,就是為了因應課綱趕進度,急著「教完」,卻不管學生會不會,即使班上只有兩三成的人懂,仍照樣教下一課。
陳超明認為,教會比教完重要,而且,建中和後段的高中,不應該教一樣的東西,英語課應該分級教學。


電競世界冠軍 學生英文墊底

  • 2012-10-17 01:31  中國時報
  • 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曾泰元

台灣的電子競技隊伍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韓國隊,消息傳來,舉國歡騰。然而這個令人振奮的事件或許只是個偶發個案。日前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發布新聞,說韓國在多益測驗(TOEIC)的成績領先台灣甚多,韓國企業對員工英文的要求遠高於台灣。交通部觀光局也公告,韓國觀光客來台旅遊,最不滿意的是台灣人的英文溝通能力差。 
還記得十年前我到首爾開會,在韓國頂尖的延世大學附近問路,許多貌似大學生的路人一聽到我開口說英文,馬上就揮手搖頭,藉故開溜。想不到才十年光景,台韓之間的情勢已經翻轉,現在反而是韓國人抱怨我們的英文不好了。星港兩地有著英語的傳統,有著與生俱來的語言優勢,我們先天不足,無話可說。社會背景與我們類似的韓國這些年來努力拚英文,種種政策措施甚至成為台灣觀摩效法的對象,真讓身為英文老師的我覺得十分感慨。
「多益」和「托福」都是國際上普及率甚高、可信度備受肯定的英文能力檢測,最近台灣的成績在亞洲國家中都屬墊底一級,落後韓國甚多,令人深感挫折無奈。就連國內大學的學測指考,以及其他各級學校的入學考試,考生的英文成績也都是令人搖頭嘆息。 
無奈嘆息的原因,在於我們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拚英文,卻拚出如此令人難堪的事實。台灣社會這麼重視英文,期待和成果卻有如天壤之別,真教人啞然失驚。 
最近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師學會召開理事會,討論明年舉辦英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的主題,有一位理事提議聚焦「動機」,獲得大家無異議通過。這位英語教學界的前輩說,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對英文不感興趣,教材編得再好,老師再怎麼努力,到後來都是白搭。 
學生英文低落的原因可能盤根錯節,但動機的確很關鍵。解決之道,首先應該大膽拋棄面子問題,回歸教育的基本面,先診斷出學生的病灶所在,對症下藥。英文字母認不全的,從英文字母教起;單詞不會拼的,一個一個帶;句子不會寫的,一句一句來。除此之外,還需適時佐以動機,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喜歡林書豪的,可以引導他們去關注林書豪的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喜歡小賈斯汀的,上課不妨介紹他的幾首經典名曲,讓學生聽歌學英文。在英文學習的道路上,若能找到足以激發他們興趣的關鍵點,有興趣就會有熱情,有熱情就會主動想辦法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解決目前學生英文程度低落的問題,切忌好高騖遠,盲目攀比,也不要設定一個學生達不到的目標,只為了打腫臉充胖子,輸人不輸陣。韓國能,我們當然也能。只不過在台灣這個升學主義掛帥、考試領導教學、分數勝過一切的扭曲社會,這個理想,恐怕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