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隨想 | 我和寶貝們
訂班規,先瞭解自己的 style!
- 發表:2016/08/28
- 更新:2023/08/13
- 445
Δ 圖片:親子天下拍攝。
要開學了。「訂班規」是新接班級的一個重要儀式。
「訂班規」,背後的思慮,恐怕比公告的條文更多。
其中一個考量點是,老師,您了解自己的風格嗎?
教師的風格,深深影響班級經營的氣氛,
很多人誇我做事「明快」,實際上,我很清楚自己是個沒耐性的人。
喜歡速戰速決,不喜歡耗在一件事情上頭太久。
再者,喜歡新奇、有變化的事務;對機械性反覆操作的事很沒耐性。連處罰孩子也傾向玩鬧且速決的方式。
(除非我發狠,下定決心奉陪一次到晚上十點和夜補校一起放學,讓孩子知道我也有無敵的耐性。當然這是和家長溝通過啦!)
初入教職,班規就不太多條,大多是發生事件的當下決定懲處的方式,同時規定日後若再犯,將會怎麼處置。
教書第五年,一位一樣教五年經驗的男老師,個子「嬌小」,說話溫柔,但處理班上剽悍的男生卻立場堅定,而態度極優雅。我深深佩服這位老師竟然把人稱「牛鬼蛇神」的班級經營得穩穩當當。
我問他怎麼訂班規的。
「三條!」他優雅的笑著說。
三條?就三條?三條怎麼把比他高頭大馬的孩子收服的?
「第一、遵守校規。第二、校規沒規定的,我來規定。第三、我沒規定的,到時再說。」他仍優雅的說。
好一個霸氣的班規!卻怎麼也不像是一個個子嬌小而優雅的男老師會說的。
「你去翻一下校規,那麼多條,還要多訂嗎?」他笑得更燦爛了。
唉呀!我服氣了!重點在這裡!其實,學生很清楚校規,導師就不必再囉唆了!
和我同年進入那所學校教書的另一位女老師,剛畢業,極有教育熱忱,但到那社區民風剽悍的學校不到一星期,
所有在大學學的教育理論與原則,被不斷湧起的學生問題擊潰。為了糾正學生行為,訂了四十六條班規。
沒錯!四十六條!
有一次在導師會報,我看她振筆疾算學生的記點。於是好奇湊過去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 沒寫作業,補完,加跑操場3圈。
- 說髒字粗話,罰寫課文2遍。
- ...
我問她,記得這四十六條班規嗎?
「沒辦法耶...所以,每次都要帶這個記錄簿。」她搔搔頭,無奈的嘆口氣。學生不斷犯錯,處罰算不完哪!
「淑媛老師,你們班一堆大尾的,連很多男老師都不敢踏進去你們班,你卻可以和他們相處得很好,每天還能悠哉悠哉的。你怎麼帶的?班規幾條?」
「三條!」我也開始跩起來了!
女老師一臉狐疑:「三條?三條就讓他們乖了?」
我問這女老師,是不是常常數錯處罰的項目,多罰了,然後被學生嗆聲?是不是常常找不到適合的條文,要罰也不是,不罰也不是,然後被學生圍攻或恥笑?
然後,不斷因事發生而增加條文,就累積到這麼多條了?
女老師點頭如擣蒜,眼淚也控制不住的流下來。
「你的學生沒看到你解決問題的能力,卻只看到你節節敗退的狼狽。
你不斷加碼處罰,學生更累積不滿,反而更想故意犯錯來激你出糗,看你的笑話,以此為樂!」我殘忍的點破幾個月的觀察。女老師已哭紅哭腫雙眼了。
最後,女老師撤掉四十六條,僅以幾大類來界定處罰。師生衝突雖然仍在,但次數和強度少很多了。
對一個已經缺乏互信互賴基礎的班,要再建立良好關係,恐怕不容易了。只能期待新接班級「打掉重練」!
我回到台北教書,多年之後再次遇到她,提起當年往事。她笑說,不敢像我這樣只有三條,
但是,的確因為經驗累積較多了,深深體會我說的:「老師解決問題的能力,比訂班規更重要。」
難怪我總是當救火隊,當後娘,接棘手的班級。(坦白說,有時我也很嘔,一樣的薪水,為什麼有人敢擺爛,我卻要累死自己...)
我的班規三條傳承自那位男老師而小幅修改:
「第一、遵守校規。第二、校規沒規定的,我來規定。第三、學生可以決定的,就開放給學生以民主的方式決定。」
學生乍聽之下,欣喜得不得了,詢問什麼時候可以自己做決定?
「當然是看第二條,我依你們的狀況來規定哪些是你們可以決定的事!」這句話,等於問題白問了。
新接班級,宣布班規三條。第一重大任務就是宣告校規。如果是新生,就逐條告知校規的內容,以及歷史沿革與成因,讓孩子瞭解學校不是隨便訂校規的。
如果是中途接的班(俗稱「後娘班」),只要點選學校網頁,獎懲辦法的位置,一切就盡在不言中了。
第二條,我也只簡單宣布我的行事風格,日後細節,以後再說。這個宣告的重要意義,其實就是給我自己彈性時間與孩子磨合。
每個班級狀況不一,風格也不一,師生都要有時間相互瞭解。特別像我們這種後娘導師,
如果一開始亮出王牌,以後就沒牌出了。也有可能因為誤解孩子而發錯牌。或可能手中無牌可出而需想辦法延緩窘境...
所以,說得賊一些,就是導師自身的「保護條款」,避免第一時間決策錯誤。
再者,每個學校的場域不同,環境形成的氛圍也各異,我建議新手教師初到一所學校,最好還要親自到社區逛逛走走,知道校園周圍的環境,學生常會窩的地方,社區型態與風格。
和學校資深教師請益,掌握多一些的背景訊息,幫助自己快速進入狀況,為班級量身打造可行的班規。例如,在偏鄉,很多學校會提早放學,避免天晚路暗,老師就避免訂「放學後留校補完作業或處罰」的規定。
第三條,其實,也並非沒有可能成行。通常,年紀低一些,或是剛接手的班,需要快速讓孩子步上軌道,導師的主導性強,是必要之惡。
等彼此熟稔,新生也熟悉校園事務後,導師就可以漸漸放手,讓學生學習做決定。
Δ 利用班會課訓練學生學習做決定:學生提議要製作班服,我協助孩子寫提案單和思考正反兩方意見陳述、表決流程等。
Δ 讓學生學習做決定:學生年級較長,懂得先寫企劃書給我看,希望我答應班上可以參加校慶園遊會擺攤,
讓我知道他們有想清楚,連可能遇到的問題都想到了(紅框:要擺攤,又要比賽運動項目,人力該怎麼調配?)。
我深深記得有一次帶學生到中國教育交流,學生準備最後一晚的晚會表演,我的學生來問我一些問題,我的慣用語是「你決定。」孩子說聲謝謝就一溜煙跑了。
而當地的孩子也來找我討論時,我仍不假思索的回答,卻得到孩子錯愕的眼神,非得要我說個指示,他們才安心離開。
之後我滿自責自己太隨興了!竟然沒有顧慮到當地孩子和我不熟稔,需要好好和我討論。
我帶的孩子與我熟,當然清楚我的想法,來詢問也只不過是一種禮貌與確認而已。
因此,孩子不是沒有機會自己做決定,而是有時程與指導演進的,端賴老師是否有訓練孩子。
說到這裡,其實,我並不是真的要給各位一個「完美」的方向或做法去訂班規,
而是想提醒很多人同意的觀點:導師風格深深影響班級經營方向與班級風格。這是很多課室研究也確定的結論。
因此,從我個人與例舉的故事,總結如下:
- 訂班規,要考慮切實可行。
自己的行事風格要考慮進去。做不到就不要要求學生。既然說出口,就要做到。
- 訂班規,要考量社區環境因素。
(但別傻傻的相信家長說可以體罰,您還真的就違法了!)
- 訂班規,正面表列,讓孩子知道你要把班級帶到什麼方向。
(像我常對現在這個班說,希望班級像國家劇院,有文藝氣息,安靜輕聲。)
- 師生互信互賴原則,即使涉及負面表列,也要讓孩子知道老師的苦心,並非敵對。
- 問題解決的能力比訂班規更重要。
孩子的狀況層出不窮,班規訂再多,也趕不上事情的變化。老師抓住大原則,保有彈性,解決問題,讓孩子知道,您是真正的power教師!
Δ 正面表列,讓孩子知道你要把班級帶到什麼方向。Ron Clark 給新手老師很棒的示範。
💓 祝各位明天開學順利!
本文同步於親子天下《翻轉教育平台》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