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隨想 | 心情部落格

多做多得

  • 發表:2022/05/22
  • 更新:2022/05/23
  • 27

也來蹭熱度 《多做多得》 (111年教育會考作文題)
所有的講題裡,《教育行動研究》只講過4場,而且是17, 18年前講的。
臨時受命擠出來的講題,卻大大改變我的教學、生活、求學和思維。

p民國92年(2003年) 第一次開講教育行動研究的演講簡報


20年前台北市教育局鼓勵老師做行動研究,要各科輔導團開研習。
我承下國中英語組業務,找教授和有實務經驗的老師分享。
團主任認為我得獎過,建議下半場親自上陣,不要再費心找其他講師,只要找教授講上半場理論就好。
但當時,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行動研究,也不知道之前為什麼得獎,只知道整理東西送件啊。
於是,特地去參加某知名教授開的行動研究研習,並邀請他來講課 (研習中得知他竟是我家人S大學同班同學)。
可惜教授時間無法配合。
一個月內,不知道發了多少email、打多少通電話邀請教授,不是被其他場訂走,就是時間無法配合。
剩下一週要開研習了,還沒搞定講師,
團主任來電:「這個月,妳很用心準備分享,一定也做了不少功課吧?」
我只嗯了一聲。
「那妳要不要全包了,早上的理論也講,這樣更有一貫性,讓初接觸的老師能懂?」

擔心開天窗,只好親自撩下去了。
一個半月內熬夜做多少功課、修簡報就不提了。
我從家人S的工作家事編配談起,引出理論,下午分享我的得獎作品。
還去跟同年得獎的同事要作品和資料來充實內容。
這位生物科同事在行動研究發表會上幽默風趣的分享震撼全場。
她對行動研究的理論有點研究,在課室常有省思實踐和再修正的行動力,
作品不是為得獎而做,而是她的日常。

終於來到研習那天。
慶幸的,老師們給了好評價,也願意回去實踐。
其中一位老師的回饋讓我印象深刻。他開場白犀利的評論嚇到我。
他認為第一個小時講家務事,無關主題,快聽不下去,想走人。
大老遠上陽明山研習,不想聽廢話。
但導入理論時讓他驚訝,原來行動研究可以這樣的生活化,而且,竟然很多學術研究「家務事」,
下午再看到我同事的課室作品,平凡的日常,卻有大大的行動力。
他不禁想到自己的妻子,覺得太對不起她了。
即使自認是體貼的老公,卻還有很多沒注意到的事,決定要好好的做「生活的行動研究」。
當然,也願意作課室的行動研究。

通常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的會場會有一位助理,大多是退休教育人員擔任志工服務。
那一場是一位退休校長,看完回饋告訴我,有印象那位男老師是搭第二班交通車,晚十分鐘到,
所以沒聽到我開場大綱說明要以一個生活事件導入。
不過,能有那麼深入的回饋,很動人。
校長還說我的手法很特別,聽得津津有味,之後又推薦我給幾個單位分享。

我永遠也無法忘記那一個半月的辛苦,
看似只為了講一場,投資報酬不成正比,但結果和後續影響是無窮無盡的。
甚至,我也不敢想像竟然會影響好幾個人的家庭往正向發展。
對我自己,更不用說了。
即使不再參加比賽(後續的比賽也越來越激烈,作品越來越強,我根本不敢送件),
課室行動研究早已是教學基因,對自己,對孩子都有幫助。
或許,有人會說,因多做而爆肝,反而失去健康和家人相處時光,不值得。
但,要做多少,也是自己要惦「金」「兩」的。
至於得,不一定有實質好處,在於自己是否歡喜。
heart敬  親愛的你,歡喜做,歡喜得。

文同po於個人臉書:202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