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隨想 | 心情部落格
突然愛上了杜正勝!~ 從英語題庫談起
- 發表:2007/04/15
- 更新:2018/04/21
- 7
這話怎麼說呢?
我先給讀者第一個觀念:第四代,最新式的評量觀,是「幫助受試者得分」。
呵呵!很難接受的觀念喔?但是大學學測在十年前就是這樣的出題哲學思維。國中基測自90年開始辦理至今,也是處處看到這樣的出題思維。老師教學現場要有這樣的認知,命題能力與題目內容才會有進步的空間。
這樣的思維最簡單的表現就是「從上下文找答案」。舉例說明:
95年第一次基測第2題:
The water is too hot to drink. Let's put some ______ in it.
(A) ice (B) oil (C) salt (D) suger
ANS: (A) ice 從前面一句 too hot to drink可知要放冰塊。這題是低階的理解能力測驗,但也考出綜合文法能力。首先要知道too...to...的句型意思,才可挑出正確答案。
各位算算看這題的題幹有幾個字?13個!這樣短的題目在基測是少之又少。以新式評量觀,加上一綱多本的政策,要在題幹把敘述說明清楚,提供足夠的答題線索,讓考生挑出正確的答案,而不是去搜索考生過去三年所讀的哪一版本教科書的哪一冊哪一課出現這樣的句子。後者這樣的考法是考教科書「內容」的死記知識,在一般學校裡的小考、段考常見這樣的題目無可厚非。但在大型或大範圍考試(如模擬考、複習考、國九的段考、畢業考等),特別是像基測這樣要面對七個版本英語課本的「交集」時,命題是很大的挑戰!所以,這個「交集」就是教育部公布的千字表與語言架構表,從這裡去編寫、命題。語言是活用的,會單字、會句型,加上訓練好學生的閱讀能力,何必在乎考哪一版本哪一課?因為每家教科書的「低標」都是依教育部設定的標準而送審通過的啊!(所以這裡,從教師專業立場,我支持一綱多本,更追求一綱「無本」!我根本不想用枯燥的教科書!我要自己設計符合學生學習的教材。但是這議題太大,還關係到家庭等問題,容後再述。)
問題就出在,因為要提供足夠的線索,要考生教室在考試「當下」從上下文找答案,而不要依賴出自哪一課的「內容」,因此題幹敘述會加長,這就是為何94基測面對九年一貫一綱多本的第一屆,一直宣導題幹長,考試時間由原先60分鐘延長至70分鐘的道理。同時也宣示培養「閱讀能力」與「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時代來臨!
再往下題目看到95年第一次基測題組第38-40題關於「曼波魚Mola Mola」:從「...it has big head, but doesn't have a body...」題目線索可以回答第38題: What may Mola Mola look like?
當時,有一位報社記者打電話問我是否出題不當,因有老師抗議那是某縣市著名的魚,其他縣市學生沒看過,所以出題不公平,要送分。我反問記者:「哪裡不公平了?文章內線索沒有一個生難字,關鍵句子更是清楚明確,不教學生閱讀能力,卻去攻擊出題不公平,這是老師的錯!如果要抗議不公平,那不公平可多了!像有一年考921地震,台北的小孩或高雄的小孩也可以說那不是我的生活經驗,我拒絕回答!91年考John Keats的生平,那不是我國的詩人,我不認識,我拒絕回答....」我請記者立刻把題目拿在手上,回到題目敘述裡找上述引用的那一段字看一看。記者沈默了半晌,突然叫出來:「這題目很簡單嘛!」是呀!單字背會了,再加上簡單的「理解能力」,一點點的「推敲能力」,就出來啦!「我敢大膽評估,全國答對率一定很高!甚至比92年第二次42-45題考minifisher還高很多!這篇閱讀問minisher是什麼,全國答對率都超過一半了,更何況這題簡單的圖文題。」記者似有所悟,也覺得沒有炒作的空間,第二天該報紙也沒有這樣的新聞,這事件就此落幕。
我要強調的一點:培養學生「從上下文學習、從上下文解題」、「從已知推測到未知」等能力是語言能力裡相當重要的課題。同樣映照到老師的教學與命題知能與技能!
上面論述了這麼多,這和我愛杜部長有什麼關係?
因為有人認為出題沒什麼大不了!把案子標下來給學校區區幾個英語老師做,題目抄一抄,改一改就可以報到教育部領賞了。更扯的是,有主計人員認為東西太多,更限制老師出題只能出15個字以內!
挖哩咧!這樣的案子去年結了,學校領了錢也不可能乖乖再修改。依照行政程序也改不了了。這下是誰要收拾善後?光是審題就嚇死人了,更何況是要幫忙修改。
嘿嘿!萬一post 到教育部資源網站,必定受到更多攻擊,恐怕杜老爺又要說一堆台式英語捍衛了..........Mr. Du, you are an almighty god! I really adore you!
想起15年前我剛出來教書,當時還有省教育廳,每年辦理命題競賽,把學校段考及段考分析送到省教育廳(請注意,要考過的整份試題喔!),還有,每次段考挑五題優良題目送交省教育聽建立題庫,所以基測題庫是十多年建立出來的。當年很多人不懂這用意,一直批評學生只要讀題庫就好,不要讀書了。非也!非也!
聽師大張武昌院長說,他們基測審題是一題一題討論,一字一字修,出了題又改,改了又修,若不行就乾脆整題打掉不要,再找一題。這還不包括之前的找題目或出題目喔!工這麼細,卻只能用一次,那我就不敢想像那即將「上市」的英語題庫,會不會像教育部成語典那樣,有一堆的笑話可以看?再讓部長說一次「three little pigs」的故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