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隨想 | 教育熱議

我開放觀課,緣於一位堅強的單親媽媽。

  • 發表:2024/11/14
  • 更新:2024/11/23
  • 425

公開觀課

在一次學思達大會,我對張輝誠老師笑說我比他早十年開放觀課,只是沒想過在網路公開課表,任由老師們前來,省得逐一聯絡。兩人會心大笑一陣後,他好奇的問我為何願意開放教室。

我敬佩輝誠老師懷抱教育大願,以開放觀課為始。我只是因為一個單親媽媽的請求,從此,教室裡永遠備一套空桌椅,歡迎任何人入班觀課(團體另案處理)。

 

🔰 PART 1:緣起

三十幾年前大學畢業,南征北戰教師甄試,無一上榜,長輩聯絡回故鄉代課,一年後,繼續參加教甄。台北市的學姊打電話來說,台北市計劃在國小實施英語教學,不妨一試。早年中學教師可轉國小教學,而且大學時我有在兒美教學經驗,挺喜歡那自由、不受升學壓力的教學方式,遂邀集大學同班同學去考,全數上榜。但並非每所學校都配到兒童英語教學實驗,唯獨我填到沒有配英語教學的學校,學姊和同學們都開開心心教兒童美語去了。

報到後得知被安排任教國小一年級,很多人想爭取教小一卻未能如願,對我反而是晴天霹靂!習慣和國三(九年一貫課程後改稱九年級)老大哥老大姊稱兄道弟,也以為新學校會配高年級給我,沒想到要立刻轉換角色,當卡哇伊姊姊。

幸好有家人是國小老師,緊急教導開學事宜和班級經營,我也趁暑假末尾參加幾場研習,總算在親師生第一天見面時過關。

在窗邊門外關注上課的家長逐漸散去,唯獨一位媽媽仍站了許久。待我把孩子們安頓好,安靜寫作業時,便走向媽媽。

「老師好,我是念念的媽媽。」媽媽溫柔並微笑著手指孩子的方向。我轉頭一看念念,立刻覺識他可能有特殊狀況,於是禮貌的詢問可以協助什麼。

「老師,請問我可以多陪一下念念嗎?就站在後門這裡就好。」

我不只立刻答應,還帶媽媽進教室坐在我的辦公桌椅上。她稍微吃驚,頻頻說不要打擾我上課,但我仍堅持請她進來。

念念不時回頭看媽媽,媽媽一直微笑,比手勢要乖乖寫作業,孩子轉頭的次數逐漸降低,直到完全融入上課節奏裡。

我現在想不起來媽媽坐了多久,但記得媽媽趁一堂下課時到孩子的座位小聲溫柔交待幾句話後就向我點頭致謝,並說要趕去上班,明天換外婆帶來。不過,想約時間和我仔細談孩子的狀況。

約定時間後,我也告訴媽媽,如果她或外婆想陪孩子適應學校生活一陣子,別客氣,我另外安排一把椅子在教室後方。

媽媽當場眼框紅了,頻頻道謝。

第二天教室外的家長大為減少,也很快和孩子們分開,各自離去。外婆帶著念念來,也是站在後門。我邀外婆進班坐,她忙推辭。念念進步甚多,轉頭次數明顯減少。外婆說,昨晚媽媽和念念聊很久,看來孩子挺能適應學校生活,表現穩定,應該不需要陪伴了。隨即道謝離去。

空椅子仍然擺在教室,因為還有另一位入學即通報特殊個案的家長短暫坐了一會兒,待孩子穩定也隨即離去。我趁上課空檔和家長談。當時國內對感覺統合失調的研究才剛起步,這對高學歷夫妻很快覺察到孩子的狀況,趁早就到臺大醫院自費進行早療了。所以,家長的用心,加上學校特教團隊合作,我著實學到一課,並不覺得費心力帶這孩子。

和念念媽媽約談的當天下午,我準備茶點招待,媽媽彷彿是深夜廣播主持人,低沈而柔和的語調娓娓道來將近十年的往事。

念念的爸爸很優秀也很和善,夫妻兩人到國外,媽媽持家,爸爸攻讀學位,生活愜意。某天爸爸突然發生事故而往生,媽媽才剛發現懷孕了,卻遭受突發變故,一個人堅強善後,打包回國。婆家不能諒解,媽媽只得回娘家住,並順利生下孩子。婆家知道是男孩,想要帶走,但得知孩子的狀況,便打退堂鼓。

醫生說,媽媽懷孕過程遇到那麼多事,影響到胎兒發展。媽媽堅持保住孩子,還把對爸爸的暱稱放在念念的名字裡,要自己和孩子都能懷念那曾經擁有的美好時光和親人。

窗外秋陽和煦,微風輕拂,短短半小時的呢喃細語,不見激動悲情。那大痛大傷的往事卻如音樂小調輕劃過汩汩時間之流。

媽媽輕啜花茶,微笑看著念念在教室的各個學習角玩耍、閱讀。偶爾輕聲回應孩子的話。然後,教室又回復寂靜。

「老師,坦白跟你說,我們幾個鄰居聽到孩子的老師是從國中來的新老師,很驚訝,以前讀國中的那些恐怖記憶都跑出來,然後又在開學那天看到妳那麼高大,嚇死人了!」

頓時,兩個人大笑好久。

「不過,我更驚訝的是妳不只答應我的請求,還邀我進教室坐下。其實,我很怕妳會嚴肅拒絕,可是,我怕念念的狀況會帶給老師和班上一些麻煩...」

我立刻打斷媽媽的話,還頻頻感謝媽媽和外婆的合作,讓念念很快適應國小生活。隨後經鑑定,念念也有感覺統合失調,班上一共三位個案接受額外的教育,家長配合度很高,我的班級算是很穩定的。

因媽媽的聲音很好聽,我趁機請她來擔任說故事媽媽,三位家長輪值,教室裡有大人陪孩子,全校教職員晨會時間,我會比較安心。媽媽爽快答應了,還準備小獎品鼓勵孩子閱讀和發言討論(這合作模式後來深深影響我日後回國中帶晨讀的契機)。三位家長常利用繪本故事導入機會教育,尤其兩位個案家長,常利用故事教導孩子們學習和特殊身心狀況的孩子相處,對我的班級經營有莫大的幫助。相較隔壁同事帶的一位個案,家長不配合,也拒絕孩子受輔,個案把全班搞翻天,幾乎每天可以聽到同事抓狂的聲音或孩子們被個案學生欺凌,受委屈的哭號聲,我很慶幸自己遇到貴人家長。

沒想到一把椅子,竟然啟動美好的教職生涯,從此,就習慣擺一套桌椅在教室後方,彈性運用。

雖然念念的學習明顯落後,但在媽媽和外婆溫柔引導下,在校適應良好,學習態度也很優良,讓我們都很安心。下學期清明連假後回校,念念的聯絡簿小日記的內容讓我感動到流淚:

「爸爸,我和媽媽、外婆又來看您了。我現在讀一年級,每天都很開心上學。您在天上看著我,一定也會很開心吧!我會乖乖讀書,聽外婆、媽媽和老師的話,請您放心。」

我和媽媽聯絡,想給班聯會在朝會宣讀。很多國小的朝會是由中高年級學生主持的。其中一個活動是宣讀學生的優秀文章,文章來源是師長推薦,或投稿刊登在報紙上。媽媽有點錯愕,覺得那是非常平凡的生活瑣事。我知道媽媽每天花不少時間陪念念做作業,連小日記都是母子談心閒聊後,媽媽引導念念一字一字完成的,但珍貴的是念念的想法和媽媽的愛!

媽媽答應了,還跟我分享他們去看爸爸時,念念說了很多話,只是沒辦法全寫進日記裡。

排定宣讀日記那天的朝會,媽媽無法到校聆聽,但我轉述其他師長的稱讚,媽媽感動得眼眶紅了。

 

兩年過去,學生升中年級,重新編班,更換導師,我也因通勤因素,申請市內調動,轉他校服務,被安排任教四年級。

我仍放一把椅子在教室後方。或許孩子們早已熟悉學校生活,開學當天,沒有任何家長出現在教室走廊。椅子空了幾天,輔導室通知有學生轉入,而且「個案挺複雜」。當媽媽帶著茵茵來,小聲詢問可以等下課時簡單跟我談嗎?

我邀媽媽入班坐著等,她錯愕一下,然後猶豫的入座了。

一下課,媽媽起身向我道謝,因為,從來都沒有老師邀她入班坐著等。而今天觀看一節,心裡安定許多。只是,她不知道能安定多久...

原來,媽媽和茵茵算是「逃離」夫家,不斷遷徙躲避夫家來搶茵茵。離婚官司還在打,茵茵只想跟媽媽,但爸爸家勢力大,常到學校搶人或到媽媽的工作處騷亂,母女兩人無法正常生活,媽媽被迫頻頻換工作和租屋處,茵茵也頻頻轉學,足跡遍布台北縣市...

家暴法尚未立法前(民87),這類案件時有所聞,沒想到我也接到個案。我懂媽媽的無奈與惶恐,便告訴媽媽,如果有空想來看茵茵,就直接過來吧。我會跟學校警衛打招呼,並注意到校找茵茵的人。媽媽輕輕拭淚,勉強擠出笑容道謝。反倒是茵茵,很快和同學打成一片玩起來。我正納悶兩人反差怎麼那麼大,媽媽似乎看出我的疑惑,就解釋,她不想讓孩子背負恐懼,盡量不提夫家的惡劣事,但夫家的人不斷毀謗媽媽,恐嚇孩子,這也難怪孩子只想跟著媽媽。但民法卻失衡的站在夫家那一方...

茵茵的媽媽來過班上幾次,更多時候是站在校門口等,接茵茵一起回家。我絲毫看不出茵茵有何異狀,直到有一天,茵茵請假回來,我才知道她又去法院了,而且,第一次在我面前流下淚,說只想跟媽媽。

聽了茵茵的話,我有預感,她又要轉學了,一年不到...母女離開時,悄無聲息,教務處送文件來給我簽名,組長只轉達媽媽的謝意,還說,我教得很好。

我想,媽媽說我「教得很好」,應該是指我帶給她的「安定感」吧。

自此,我習慣放一把椅子,開放教室歡迎觀課,雖「緣」自兩位堅強的媽媽,卻和教學專業無多大關係。

 

💌 2024.11.17後記
本文發布後,同時在個人臉書分享。過幾天,令人驚喜的,相隔25年後和念念在線上相逢(他們國小畢業典禮時,我還有回校到各班逐一找當年任教的孩子,贈送畢業小禮)。他在臉書留言打招呼,更有趣的是,他竟然在我任教的國中附近一處公務機關工作多年!😄

 

🔰 PART 2:教學演示 vs. 實際教學

回到「公開觀課」的教學專業議題。
不知道您是如何定義公開觀課呢?

公開觀課的起源甚早,只是形式和目的多樣。新進教師得進行教學演示,似乎是各校行之多年的要求。我早期因轉換幾所學校,早已習慣公開觀課了。

記者觀課

另外,在教育界,大家都知道有一種編制叫「輔導團」,通常是邀請或遴選教學效能良好,願意公開分享的教師擔任輔導團員。在我任教國小的那三年,觀摩過幾次輔導團員到校教學演示,每位都是大內高手,讓我崇拜不已。但有同事私下說,教學演示都是「演」出來的,私下都跟孩子們套招了。

我很不服氣!因為我從來不套招,就是讓大家看活生生的現場,為什麼要演呢?

於是在一次輔導團員教學演示完畢後,私下詢問該團員。這位前輩很大器,笑笑說,很多學校怕學生表現不好,有失顏面,的確會挑狀況比較好的班級給輔導團入班教學演示。但,有時也會碰到學校測試輔導員斤兩,故意挑很有挑戰性的班級給團員教。她也有教失敗的經驗啊!但是,就是因為磨練多了,自己成長收獲更多,什麼樣的孩子都要會教。

好一句霸氣的「什麼樣的孩子都要會教」!
當時在我心底就向這位前輩看齊,既然身在公立學校,就要有「什麼樣的孩子都要會教」的心理準備和能力。不知道是心想事成?還是一語成讖?教職三十年,3到83歲(夜補校)的學生都教過,也遇到不少極端值──例如:國際競賽金牌資優生,還有殺人未遂少年;老是抽中籤王班或當救火隊接收人家拋下的班...

這些因緣都豐富了我的人生。

既然大家都很清楚公立學校、常態編班下,教室裡任何狀況都有可能發生,觀議課的意義在相互學習與專業成長。是不是「演示」,對我而言並不是重點。我不能接受某些學者強調觀課重點在學生,反而認為課室是師生互動的有機體,師生都很重要,都值得觀察,並在觀課後一起議課討論。所以,縱使我已習慣大大小小目的各異的觀課場面,卻偏好小型場面,限制入班觀課人數,以利議課充份討論。

📚 2015.10.17我在苗栗縣公館國中公開觀課,彭昌輝老師的觀課紀錄

我後來學輝誠老師公開課表在個人網站上,但由於學區特性並考量校園安全,做些調整:框註可開放觀課的時間、人數限制與報名表單。同時把開放觀議課的計劃上報學校核可。

每天聯繫報名觀課的老師、再把名單交給警衛、學生幹部帶老師進教室、觀課後再一節議課...等相關事務增加我不少的工作量,但因討論過程很愉快,反而樂在互動成長。

很可惜,這樁美事只維持三個月就夭折。導火線是不在名單內而擅闖,或未跟隨學生幹部動線而逕自逛校園拍照的老師,造成警衛、行政與其他班級困擾,在多方壓力下,我只好收攤。之後有幾年的時間連教育相關單位行文請求觀課都被長官婉拒。直到108新課綱即將實施,連帶規定教師每年至少公開觀課一次,新任校長率先示範,並調整觀議課型式,減輕教師壓力,逐步做公開觀課。

我曾和許多人討論為何老師們害怕公開觀課。不論正式或代課老師,幾乎一大半以上是教甄進來的,經過不少次的試教考驗,應該不至於害怕觀議課。

我們共同的結論是「害怕失敗」── 長期以來對公開示範要完美無瑕的迷思,或像前述輔導團員那樣,教學能力很強,教得很精彩的壓力。我想,這是千年以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文化氛圍,就像我們汲汲營營考試得滿分的心病。

即使如今公開觀課已是教學行事曆裡安排的「工作項目」之一,但,我還是期待公開觀課是「教學如常的基因」。例如:我的提問策略帶得不好,跑去請姊妹淘老師讓我入班觀察她怎麼帶。他日姊妹淘來問我怎麼用iPad進行提問活動,約一堂課觀察...

像不像串門子?

我在偏鄉代課那一年,雖沒有正式的教學演示,但同事們感情好,常在空堂討論教學,偶爾會「串門子」觀課一下,另一個原因是學校小(共6個班),教師員額少,勢必要跨科教學,老師們跨領域討論就成常態了。因相互了解,學年末我被推舉教學績優,嘉獎一支,實則同事們相互學習的成長動力成就了我。

在教念念那兩年,同學年五位老師聚在一起邊吃午餐邊輕鬆聊教學,其他四位是資深前輩,照顧我甚多。最年長的一位老師,常叫我「丫頭」,又像母親一樣照顧和教導我很多,所以我也撒嬌的叫她「媽咪」。我常請求到前輩班上觀課,解決教學卡關的地方,約五到十分鐘左右。若不是他們的照顧和指導,我不會那麼順利適應新的教學環境,至今仍感念於心。

我曾對四位前輩說大恩大德,不知如何回報。媽咪隨即回應:「傻丫頭!今天我們對你好,你以後也一樣對別人好,就是最好的回報了!」

所以,公開觀議課在某種意義上對我而言,就是一種如常的校園生活,並非要某種型態不可。無論「大、小觀」,精神都在專業成長!

至於像我開放念念/茵茵媽媽入班,目的並非在展現教學專業,而是安定孩子和家長的權宜之計,家長切莫以這案例來要求教師准許家長入班觀課。如上所述,公開觀課並非觀光瀏覽,而是在為精進教學專業,即使一般教師要入班觀課,也都要受過基礎的觀課訓練,並討論了解觀課內容(說課),才能清楚所為何來。例如:2012年上海PISA閱讀項目負責人鄒一斌先生到我的任課班觀課,精準深入的觀課技術讓我印象深刻,後來也影響我日後入班觀課的技巧和思維。

20120925鄒一斌PISA

🔼 2012年上海PISA閱讀項目負責人鄒一斌先生到我的任課班觀課,圖片取自親子天下

📚 延伸閱讀:《PISA的配料

 

曾有自認懂教育的家長來觀課,且干擾我的教學,造成許多的不愉快,最後他也承受自作孽的苦果。但更多其他非教育專業背景的家長是以關心教育趨勢與學習的心態來觀課,讓親師有良好的互動和相互理解。因此,我對觀課的定位比學術界的定義更多面向,理由很簡單:教育現場是多面向的有機體。

每個教室都是獨特的,即使我們觀議課再多,最終還是要回到自己的教室裡實踐與打造專屬的課室風貌,進化自己的教學。至於您願不願意開放教室任人觀課,那是支微末節的事了!

 

🔰 PART 3:說課、觀課、議課

除去前述我提的「串門子」觀課,一場很正式的公開觀課,不論教學者和觀課者都有該遵守的規範最佳的流程應該包含說課、觀課、議課三節。至少要有後面兩節。如果只有中間觀課一節就各自散去,對我而言跟打卡拍照到此一遊沒兩樣。

📛「說課」不能省!
說課時,教學者先準備好教案和相關上課文件,向觀課者闡述教學設計理念、學生的先備知識經驗和學習目標,甚至說清楚可否進入學生行間觀察討論或拍照...等觀課須知,讓觀課者清楚教學內容和禮儀規範。
1071217公開觀課教案
🔼107學年度公開觀課教案和學習單

說課_觀課須知
🔼102學年度公開觀課須知(2014.03.27)。因為全校教師參加,並開放校外教師參與,校長請我先提觀課須知,以順利進行觀課。


因常受邀在國內各地入班觀課,或到國外研習參訪觀課,發現因時間因素,很多單位省略說課的步驟而造成幾個問題:

最大宗就是觀課者對教學者的誤解。若能在議課時提問釐清倒也沒太大問題。若沒提問,甚至沒機會議課,帶著誤解離開,那就不妙了。

其次是觀課者因不了解狀況,在觀課時當場提問討論或要教學者解釋,干擾教學者的教學節奏或和學生互動的機會。

還有幾次發生特殊個案被干擾而場面尷尬的狀況。雖說突發狀況本就是教室日常,觀課者可趁機觀察學習教學者解決突發狀況的能力,但能減少干擾因子,給學生安定的學習環境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在說課時就應提醒觀課者。

我個人認為說課的另一個好處是觀課者的提問可以讓我當下即刻修正,以利教學進行,特別是自己設計的教學活動,透過他人幫忙審視,覺察到自己的思考盲點。例如我曾帶學生利用繪本結合英語課本句型改編成讀者劇場(reader theater, RT)劇本,剛好三個任教班都碰到三批教育團體入班觀課,說課時的提問讓我在三個班引導的手法各異,等於是當場做了教學實驗,都很成功,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而這活動後來沿用幾屆,還開社團,算是「常青」而受學生喜愛的活動。

📛「觀課」技巧和禮節都要顧,教學目標要守住!
觀課時,最常遇到的狀況如上所述,觀課者對課室的干擾。若在說課時教學者和觀課者達成共識並遵守,就可減輕許多。

而教學者最常犯的問題就是「呈現太多」──不是內容準備太多而教不完,就是想把活動全部帶完而顯得急躁混亂。這很有可能受到「演示」魔咒的影響。覺得沒有熱熱鬧鬧或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讓場面「冷掉」就很尷尬。其實,回歸教學本質與目標,一堂課裡學生能承受的份量,教學者比其他任何人都清楚,掌握好這些大原則,不需要背負十全十美或滿堂彩的壓力,就專注在學生怎麼學就是大工程了!

我曾有一次引導八年級學生英語段落寫作,這是平常就在做的學習任務。那堂課前段15分鐘引導練習後,中段20分鐘學生各別撰寫,教室寂靜整整20分鐘,我行間巡視指導。觀課者有些人並非英語教學專業,就顯得有些不耐煩,我也不以為意。最後10分鐘把幾位已完成仿寫的作品投影討論,觀課者全部驚呼連連。下課時,我收齊學生的初稿在議課時發給每位觀課者觀察。那堂課簡直是從頭冷到尾,只有最後10分鐘學生才顯出高昂興致。但從學生的初稿可見那20分鐘寂靜的等待換來完成作品,證明是有必要且是學習品質良好的一節課。所以,如上所述,我不在意是演還是真實狀況,仔細思考公開觀課,不論教學者或觀課者,我們最大的公約數,不就是努力維護學生的學習品質嗎?
writing_comparison80211
🔼 引導寫作練習:八年級比較級文法學習進展到造句練習和段落寫作。
 

📛「議課」提供建設性回饋建議
最後就是議課,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就是討論教學過程和Q&A,彼此感謝這次學習的機會。觀課者當然可以批評指教,但,請把「負面話、正面說」,或以提醒取代武斷,提供建設性回饋建議,別把場面搞僵了!例如:

「您帶的活動很活潑,但有沒有可能造成學生分心的風險?」取代武斷的說「你的活動只是在玩,學生沒學到什麼。」

畢竟老師和學生一樣,希望多被鼓勵,成為精進專業的動力,創造教學者、觀課者和學生共同成長的多贏局面。

❤️願大家公開觀課收獲豐富!